公共服务
《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文件解读
来源: 妇幼健康司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2-05-17 | 391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制定背景


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健康儿童计划。2018年4月,我委启动实施了第一周期《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指导各地健全儿童健康服务网络,提高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努力为儿童提供连续、全面的儿童健康服务。《行动计划》实施3年来,为提升儿童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与2017年相比,我国婴儿死亡率下降了20.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17.6%。


“十四五”时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儿童健康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要求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对保障儿童健康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巩固完善第一周期《行动计划》成果,继续提升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应对新时期儿童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委在总结上一周期《行动计划》有效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提升计划》)。


二、主要内容


《提升计划》主要包括4个部分。一是基本原则。坚持儿童优先,共建共享。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公平可及,促进均衡。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发展。二是主要目标。到2025年,覆盖城乡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层儿童健康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儿童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还提出了到2025年应达到的具体目标。三是重点行动。在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的新形势下,统筹兼顾“保生存”和“促发展”,明确提出了推进儿童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包括7方面,分别为新生儿安全提升行动、出生缺陷防治提升行动、儿童保健服务提升行动、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提升行动、儿童中医药保健提升行动、儿童健康服务体系提升行动、智慧儿童健康服务提升行动。四是组织实施。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保障力度和强化宣传引导3个方面提出要求。


三、主要特点


(一)突出强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针对贫血、肥胖、视力不良、孤独症、听力障碍等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风险因素,要求落实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控策略,降低疾病负担,促进儿童健康。强调提高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诊疗能力和救治水平。要求加强儿童中医药服务,鼓励医疗卫生机构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儿童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推进儿童中医保健进社区进家庭。推进“云上妇幼”等智慧儿童健康服务,方便群众看病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