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公共服务解决方案
A、社会人口老年化日趋严重,人们对居住坏境的要求不仅在传统的配套设施上,现在关注更多的是楼盘的健康元素,是否是“绿色社区”,“健康社区”“适老型社区”。健康配套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社区是否优质高端的重要因素。
B、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不良饮食习惯,不平衡膳食,精神紧张,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慢性疾病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一、社区居民健康管理背景调查
随着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多、饮食结构的转变以及生活环境的恶化,我国社区居民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持续上升,逐步成为社区居民健康“头号杀手”,严重危害社区居民健康、阻碍社区经济发展。
进年来,我国已有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病人各1.6亿人,超重率30.0%、肥胖12.3%,城市50岁以上居民患病率:高血压55.0%,血脂紊乱46.0%,且持续上升。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居我国人口原因前五位的分别为成为今后影响社区居民健康、引起过早导致残疾的首要原因。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我国社区居民慢性疾病持续增加、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十年中,患病比例由39%增加到了61%,且平均每年新增1000万例慢性病患者。患病人群基数庞大、人口老龄化进程迅速以及慢性病患者趋向低龄化,迎来了慢性病“井喷”时代。
我国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防控体系、防控政策、具体措施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社区慢性病防控体系尚未健全,居民无法获得全程的、连续的、系统的、个性化的慢性病管理服务,慢性病高危人群得到的预防干预措施不够全面、系统,慢性病患者获得的医疗卫生服务未能连续、个性化;
其次,社区慢性病防控信息系统尚未完善,未能及时收集居民健康信息,无法全面掌控居民健康状态,健康信息管理效率不高,健康资源利用不充分,社区慢性病防控理念滞后,重点关注患病后的药物治疗,忽略高危状态下的预防干预,造成医疗费用庞大而防治效果却不理想的局面。
健康管理坚持预防为主,及时发现亚健康状态以及慢性病“后备军”,紧抓可变的、可防的、可治的健康危险因素,综合干预、防治结合,从源头上阻断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健康传中国
公众号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承办:国民健康公共服务工作委员会 执行:国民康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乙49号 邮箱:3629214059@qq.com
国民健康公共服务平台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