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及解读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1114天前 | 1130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培养健康用眼行为。
  个体、家庭和学校应当积极培养“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主动学习掌握眼健康知识和技能;父母和监护人要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培养和督促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使其建立爱眼护眼行为。

执行主体

技术措施

个体

l 积极关注自身视力异常迹象,例如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眼睛经常干涩、经常揉眼等症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视力变化情况。可交替闭上一只眼睛进行自测,以便发现单眼视力不良。

l 做好眼保健操,纠正不良读写姿势。做操时注意力集中,闭眼,认真、正确地按揉穴位等,以感觉到酸胀为度。

l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不在走路、吃饭、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l 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每40分钟左右要休息10分钟,可远眺或做眼保健操等。

l 按需科学规范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每次不超过15分钟。

家庭

l 督促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不躺卧看书,不在走路、吃饭时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l 家长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

l 家长设定明确规则,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积极选择替代性活动取代视屏时间,如做游戏和户外活动,特别是日间户外活动。

l 家长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知识并引导儿童科学用眼护眼。

学校

l 开展近视防控等相关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提升师生相关健康素养。

l 中小学校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

l 鼓励课间走出教室,上下午各安排一个30分钟的大课间。

l 教师要教会并督促学生保持正确读写姿势。

l 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宣传中小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

l 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工作时要主动控制使用电视、投影等设备的时间。

l 宣传推广使用06岁学前教育阶段、712岁小学阶段、1318岁中学阶段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用眼行为习惯。

  (四)建设视觉友好环境。
  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媒体和其他社会团体等各界力量要主动参与建设视觉友好环境。家庭和学校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要求,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改善采光照明条件,配备适合儿童青少年身高的课桌椅。媒体和社区应当加大相关标准和知识宣传力度,创建支持性社会环境。

健康中国